第1周: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普通人理财,财商启蒙书
-
这本书很早了,里面的案例和执行路径可能有些过时了。
但,理念是正常的。
很适合普通人建立财商的观念。财商,普通家庭很多父母不懂,更不会教。
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,从小受的教育理念是,好好学习,考一个好大学,找一份好工作。
本身没有什么不好。
但,这条路径不是唯一,更不够优秀。
至少让自己知道有更多可能性。书里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 一个人,有四种商业模式:
一、打工
二、自由职业者
三、企业主
四、投资、钱生钱。作者当然推崇三和四。这也让很多人觉得过于鸡汤,无法落地。
因为创业大家都知道风险极高,投资需要本金,都是门槛不低。现在流行的超级个体,一人企业的理念,其实属于二和三之间。
投资的复利也与本金体量无关,但确实需要你本金到达一定的体量之后,才能感受得到。
但你需要先有这样的理念。推荐理由:如果大家仍然只有“朝九往五”,职场一份收入。那你要开始想想,如何获得工资外的其他收入来源。
-
修订版本,加入了“持续学习”和“终身学习”的概念。
再次读来,还是有点收获。
可能也是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更多了。
说白了,除了工资收入,要有意识地去积累资产(带入现金流入和有增值预期的东西),要有被动收入。
“道理都懂,但很多人就是过不好这一生?!”
知行合一。今天路上我重新翻了一下这本书——持续学习,找培训班,课程,找有结果的人学习,花少的成本,快速进入一个领域。
做起来,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。改变我的一个观点,就是你指望耕耘一个领域,成为专家,你就能获得财富?
可能这也是一种懒惰。
懒得接触新兴事物。
一专多能,有构建的能力,也有销售的能力。
能商业闭环,能交付价值。
持续的终身学习者。 -
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是由罗伯特·清崎(Robert Kiyosaki)所著的一本理财书籍,首次出版于1997年。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讲述了两个父亲——他的亲生父亲(“穷爸爸”)和他最好的朋友的父亲(“富爸爸”)——对金钱、工作和投资的不同看法,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和财务状况。
核心观点:
- 财务教育的重要性:清崎强调了在学校教育中缺乏财务教育的问题,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管理和增加自己的财富。
- 资产与负债的区分:书中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资产(能够为你带来现金流的项目)和负债(需要你支出的项目),并鼓励人们投资于资产。
- 投资的重要性:作者提倡积极投资,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固定工资。他认为,通过投资可以建立被动收入,从而实现财务自由。
- 企业家精神:鼓励读者思考如何创业或利用自己的技能创造额外收入来源,而不仅仅是成为公司雇员。
- 财务知识与技能:强调了财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,包括如何阅读财务报表、理解税务和法律等,这些都是传统教育体系中很少涉及的内容。
对于普通人的价值:
- 启发思考:这本书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,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财务规划和投资感兴趣的个人。
- 财务自由的路径:为那些希望摆脱“工作-消费”循环,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- 实践指导: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,但它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财务规划和投资原则,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。
- 自我提升:鼓励个人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财务知识,这对于任何阶段的人都有积极的意义。
总之,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是一本对个人理财和投资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,适合希望改善财务状况、实现财务自由的普通读者。